臭氧尾氣處理器的原理是什么

發布時間:2025-06-11
   臭氧尾氣處理器(又稱臭氧破壞器)是一種專門用于分解工業或水處理過程中殘余臭氧氣體的設備,其核心功能是將有強氧化性的臭氧(O?)安全轉化為氧氣(O?),防止直接排放危害環境和人體健康。以下是其關鍵要點:
 
‌一、核心工作原理‌
1、催化分解‌:含臭氧尾氣通過內置催化劑(如活性炭之類的),在常溫或低溫(≤200℃)下高效分解為氧氣,轉化率≥95%。
2、電熱分解:將含有臭氧的尾氣,通過高溫(大于60度以上),將臭氧快速分解形成氧氣。
3、電熱+催化:將以上兩種方式結合處理,將含有高濃度的臭氧快速分解。
‌二、核心應用場景‌
1、水處理領域‌:
飲用水廠、污水廠臭氧消毒后的殘余尾氣處理;
工業廢水(化工、制藥、印染)深度氧化工序的尾氣凈化。
2、工業制造場景‌:
食品加工車間、醫藥生產線的臭氧滅菌尾氣分解;
電子行業潔凈室臭氧消毒后的廢氣處理。
3、特殊系統‌:
中央空調循環水臭氧殺菌尾氣處理;
垃圾滲濾液處理中臭氧氧化環節的尾氣安全排放。
光催化處理產生的臭氧氣體
‌三、關鍵技術特征‌
設備結構‌:反應器材質需耐腐蝕(316L不銹鋼或鈦合金);
不同的應用場景,根據環境等要求,靈活制造生產服務使用要求的高品質臭氧尾氣處理器。
‌四、安全與設計規范‌
排放標準‌:處理后尾氣O?濃度‌≤0.1ppm‌,符合職業接觸限值;
安全防護‌:
設備需配備臭氧泄漏報警裝置(閾值0.1ppm);
 
在化工園區、垃圾處理廠、水處理等場景,臭氧尾氣處理器是臭氧工藝鏈不可或缺的環保終端。符合使用要求、產品質量穩定、效果好是生產臭氧尾氣處理器的關鍵,設備生產前需了解使用環境及要求,制造滿足要求的臭氧尾氣處理器。


閱讀更多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