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產養殖中納米陶瓷曝氣盤的使用方法

發布時間:2025-03-25
一、選擇陶瓷曝氣盤的大小和安裝
A、位置選擇
  在購買曝氣盤時應注意購買耐用,耐腐蝕材料,如鋁合金陶瓷曝氣盤可以在海水養殖中使用。曝氣盤通常安裝于池塘或養殖池底部,優先選擇水流平緩且分布均勻的區域,例如四角及中間位置,確保氧氣均勻擴散至整個養殖池。
B、曝氣盤安裝:
§    盤式在池底輔設好送氣管道,固定好曝氣盤,每盤覆蓋15-20米長度,每畝配置3-4個盤,離池底10-15厘米。
§    條式曝氣盤,曝氣管總長度約60米,間距10米,固定在池底并與池底保持水平
  無需鋪設底部管道,直接投放即可完成安裝
 通過氣管將曝氣盤與氧氣機或液氧或氣泵連接,氣泵功率需根據水體體積和養殖密度選擇,大型水體需匹配高功率大壓力氣泵
二、操作要點
1.    氣量調節
2   初始運行時逐步調整氣泵輸出量,避免氣量過小導致溶氧不足,或氣量過大引發水體劇烈擾動影響生物活動。
3 養殖后期建議24小時開啟曝氣盤,通過變頻器調節氣量以減少能耗57。
4   排污與投喂協調
   排污階段:開啟曝氣盤和水車,促進有機殘渣懸浮并集中至排污口5。
  投喂階段:關閉水車防止飼料流失,但保持曝氣盤運行以維持溶氧(中后期需持續供氧)
三、維護管理
1.    定期檢查
  清理曝氣盤表面雜質及微生物附著,防止微孔堵塞影響氣泡釋放效率。
  檢查氣管連接處是否漏氣,確保氣泵運行穩定。
  耐腐蝕與耐用性
  納米陶瓷材質具備抗酸堿腐蝕特性,可長期適應高污染水體環境。
  模塊化設計支持快速更換損壞部件,降低維護成本,可清洗或回收以降低成本。
 
四、技術優勢
1.    高效增氧
   納米微孔結構(氣泡直徑≤5微米)顯著增大氣液接觸面積,氧氣溶解效率提升30%以上,尤其適合高密度養殖。
   微小氣泡延長氧氣在水中停留時間,促進底層水體溶氧均勻分布。
2.    節能與靈活性
   低能耗設計減少電力消耗,綜合節能20%-30%。
  支持盤式或條式布局,適應不同池塘形狀和深度需求。
3.    無損生態環境
   通過底部增氧加速分解底層有毒物質(如硫化氫),改善水質并降低魚類發病率。
可見納米陶瓷曝氣盤可實現水產養殖的高效增氧與生態調控,成為提升養殖密度與成活率的關鍵裝備

閱讀更多資訊